A
A
A

复宏汉霖宣布汉斯状®联合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结直肠癌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完成III期首例患者给药

·2024-05-16发布

2024年5月15日,复宏汉霖(2696.HK)宣布,公司自主研发的PD-1抑制剂H药 汉斯状®(斯鲁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ASTRUM-015)完成III期阶段首例患者给药。该研究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徐瑞华教授担任牵头主要研究者。

 

针对mCRC患者,目前免疫治疗获益人群仅局限于错配修复缺陷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dMMR/MSI-H)型群体,全球尚无针对错配修复正常/微卫星稳定(pMMR/MSS)型的一线免疫疗法获批,H药有望成为全球首个一线治疗mCRC的抗PD-1单抗。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癌症之一。据WHO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约有超过190万新发病例,死亡病例逾93万例,其中以欧洲和大洋洲的发病率最高[1]。预计到2040年,全球CRC新发病例将增加63%,每年将有320万新发病例并导致每年超过160万患者死亡[1]。根据最新版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的CRC发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2和第4位,其中2022年新发病例51.7万,死亡病例24万[2]。

 

大部分CRC患者在诊断时已发生转移,mCRC肿瘤按照分子表型可划分为dMMR/MSI-H型和pMMR/MSS型,后者占比约95% [6,7]。目前,mCRC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主要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如贝伐珠单抗)联用化疗[3-5],但持续疗效和预后仍有待进一步改善。研究表明,抗PD-1单抗可为dMMR/MSI-H晚期mCRC患者带来显著生存获益[8,9]。然而,占比更高的pMMR/MSS型mCRC肿瘤对单药免疫治疗反应率很低,被称为免疫治疗“冷肿瘤”。针对这类患者,在标准一线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免疫治疗的获益仍不明确。此前,H药已凭借良好的研究数据于2022年3月获批用于治疗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实体瘤并被纳入《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2023版)》和《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

 

复宏汉霖通过ASTRUM-015研究进一步开展免疫疗法探索,希望为更多结直肠癌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ASTRUM-015研究结果首次发布于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道肿瘤研讨会(ASCO GI)。截至2022年1月20日,ASTRUM-015研究共入组114例患者。其中94例有MSI状态评估结果的患者中有90(95.7%)例为MSS。研究结果显示,H药联合贝伐珠单抗和化疗可改善未经治疗的mCR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及其他疗效指标,且安全性可控。近期,该研究数据更新亦入选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壁报展示。

 

未来,公司也将继续以患者为中心,聚焦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加快推进该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进展,并以不断的创新与突破为全球病患带来更多质高价优的生物药。

 

关于ASTRUM-015

 

本研究是一项斯鲁利单抗(抗PD-1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及化疗(XELOX),对比安慰剂联合贝伐珠单抗及化疗(XELOX),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随机、双盲、多中心、分三阶段开展的II/III期临床试验。第一阶段为单臂的安全导入期,其主要终点为第一周期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第二阶段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Ⅱ期临床研究,其主要终点为独立影像评估委员会根据RECIST v1.1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包括OS等其他疗效指标、安全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和生活质量评估。第三阶段为在II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开展的III期临床研究,合格的受试者将按1:1的比例随机分组,接受每三周一次静脉输注斯鲁利单抗300 mg + 贝伐珠单抗7.5 mg/kg + XELOX(A组)或安慰剂 + 贝伐珠单抗7.5 mg/kg + XELOX(B组)的治疗。III期研究的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与II期研究相同。

 

关于复宏汉霖

 

复宏汉霖(2696.HK)是一家国际化的创新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为全球患者提供可负担的高品质生物药,产品覆盖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眼科疾病等领域,已在中国上市5款产品,在国际上市2款产品,19项适应症获批,6个上市申请分别获中国药监局和欧盟EMA受理。自2010年成立以来,复宏汉霖已建成一体化生物制药平台,高效及创新的自主核心能力贯穿研发、生产及商业运营全产业链。公司已建立完善高效的全球创新中心,按照国际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标准进行生产和质量管控,不断夯实一体化综合生产平台,其中,公司商业化生产基地已相继获得中国、欧盟和美国GMP认证。

 

复宏汉霖前瞻性布局了一个多元化、高质量的产品管线,涵盖50多个分子,并全面推进基于自有抗PD-1单抗H药汉斯状®的肿瘤免疫联合疗法。继国内首个生物类似药汉利康®(利妥昔单抗)、自主研发的中美欧三地获批单抗生物类似药汉曲优®(曲妥珠单抗,美国商品名:HERCESSI™,欧洲商品名:Zercepac®)、汉达远®(阿达木单抗)和汉贝泰®(贝伐珠单抗)相继获批上市,创新产品汉斯状®(斯鲁利单抗)已获批用于治疗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实体瘤、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和食管鳞状细胞癌,并成为全球首个获批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抗PD-1单抗。公司亦同步就16个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开展30多项临床试验,对外授权全面覆盖欧美主流生物药市场和众多新兴市场。

 

【参考文献】

[1] WHO Colorectal Cancer Fact Sheets, Available from: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olorectal-cancer, accessed [15 May 2024]

[2] B Han et al. J Natl Cancer Cent, 4(1), 47-53 (2024)

[3] Iwasa, S. et al. Cancer Commun (Lond) 43, 519-522 (2023).

[4] Hurwitz, H. et al. N Engl J Med 350, 2335-2342 (2004).

[5] Benson, A. B. et al. J Natl Compr Canc Netw 20, 1139-1167 (2022)

[6] Diaz, L. A., Jr. et al. Lancet Oncol 23, 659-670 (2022).

[7] Lenz, H. J. et al. J Clin Oncol 40, 161-170 (2022).

[8] Overman MJ, Kopetz S, McDermott RS, et al. Nivolumab ± ipilimumab in treatment (tx) of patients (pts) wit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mCRC) with and without high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H): CheckMate-142 interim results (abstract). J Clin Oncol 34, 2016 (suppl; abstr 3501).

[9] Overman MJ, Lonardi S, Wong KYM, et al. Durable Clinical Benefit with Nivolumab Plus Ipilimumab in DNA Mismatch Repair-Deficient/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J Clin Oncol 2018; 36:773.

文章关键词: 复宏汉霖汉斯状®联合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结直肠癌
下载PDF
0
发布文章
0
关注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