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0日,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美华东”)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证书》,由中美华东申报的注射用利纳西普(Rilonacept for Injection,商品名:炎朵®/ ARCALYST®)用于治疗复发性心包炎(RP)的上市许可申请获得批准。具体为:成人和12岁及以上青少年复发性心包炎(RP)并降低复发风险。

关于注射用利纳西普
注射用利纳西普(Rilonacept for Injection,商品名:炎朵®/ARCALYST®)为中美华东与美国上市公司Kiniksa Pharmaceuticals, Ltd.(Nasdaq: KNSA,以下简称“Kiniksa”)合作开发的产品,中美华东拥有该产品在中国、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等24个亚太国家和地区(不含日本)的独家许可,包括开发、注册及商业化权益。
注射用利纳西普是重组二聚体融合蛋白,可阻断白细胞介素-1α(IL-1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信号传导。该产品最早由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Inc.研发,于2008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简称“FDA”)批准,商品名为ARCALYST®,用于治疗冷吡啉相关周期性综合征(CAPS),包括家族性寒冷性自身炎症综合征(FCAS)和Muckle-Wells综合征(MWS)。2020年,FDA批准其用于治疗IL-1受体拮抗剂缺乏症(DIRA)。
2017年,Kiniksa从Regeneron获得了注射用利纳西普的许可。Kiniksa开发该产品用于治疗复发性心包炎(RP),这是一种自身炎症性的心血管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胸痛。2019年,该产品RP适应症获得FDA突破性疗法认定;2020年,该产品RP适应症获得FDA孤儿药认定,同年获得欧盟委员会授予的孤儿药认定。2021年3月,该产品RP适应症获得FDA批准上市,是目前FDA批准的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适用于12岁及以上人群的治疗复发性心包炎药物。根据Kiniksa披露的数据,ARCALYST®2023年度净收入为2.33亿美元,2024年前三季度净收入为2.94亿美元。
2023年9月,国家卫健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的《第二批罕见病目录》收录复发性心包炎(RP)。2023年1月,注射用利纳西普CAPS适应症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纳入优先审评品种名单;2023年12月,RP适应症被CDE纳入优先审评品种名单。该产品CAPS适应症的中国上市申请于2024年11月获得NMPA批准;RP适应症中国上市申请于2024年3月获得受理,并于近日获批。
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复发性心包炎(RP)是指心包炎症状在4~6周无症状期后因心包反复发炎而复发,是一种会导致患者不断衰弱的罕见心脏疾病。研究显示,在急性心包炎初次发作后,约15%~30%的患者可能会复发,多达50%的患者可能经历不止一次的复发,尤其是曾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据报道,美国RP发病率为 6/10万/人年,患病率为11.2/10万。我国尚无确切流行病学数据,但RP已被纳入《第二批罕见病目录》中。
心包炎复发最常见的原因是对首次发作心包炎的治疗不充分,导致白细胞介素1(IL-1)介导的自身炎症持续循环,主要表现为反复的剧烈胸痛(咳嗽或深呼吸时加重,坐直或身体前倾时可改善)、心包积液、呼吸困难等,不仅会耗占大量的医疗保健资源,还会对患者的身体功能、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等产生严重影响。
既往国内临床没有获批的RP治疗方案,传统治疗手段(非甾体类抗炎药、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多为对症治疗且伴随诸多副作用,缺乏针对性的靶向药物。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IL-1介导的自身炎症反应在RP发作中的关键作用逐渐被认识到。2024年美国梅奥诊所最新发布的《急性和复杂性炎症性心包炎:当代实践指南》也表明,IL-1受体拮抗疗法的发展已改变RP的传统治疗方法,其已成为RP的关键治疗方法。IL-1拮抗剂注射用利纳西普每周仅皮下注射1次,可显著降低98%的复发风险且安全性良好,被FDA认定为突破性疗法。此次注射用利纳西普RP适应症的获批,有望为国内RP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作为全球唯一一款获批RP适应症的药物,注射用利纳西普的上市将有效改善中国患者的治疗现状。
公司在自免领域已形成差异化产品布局,公司将积极发挥在该领域积累的商业化优势,加快该产品新适应症获批上市后的市场推广工作,争取惠及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