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正大天晴BCMA/CD3双抗获批临床 靶向罕见病“AL型淀粉样变”

·2025-04-07发布

近日,正大天晴1类治疗用生物制品BCMA/CD3双抗注射用TQB2934获得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新增适应症为用于治疗成人系统性轻链(AL)型淀粉样变患者。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无治疗该疾病的BCMA/CD3双抗获批。

 

浆细胞(效应B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员,它是一个“抗体兵工厂”,能够释放大量抗体,在免疫反应中起到关键作用。但是,如果这个兵工厂抗体生产流水线出现异常,生产出大量错误折叠的抗体武器,这些抗体就会沉积在人体的器官组织中,形成坚硬的淀粉样斑块,最终导致器官衰竭,这就是“系统性轻链(AL)型淀粉样变”。

 

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是一种浆细胞增殖性疾病,其发病率为9-14例/100万人口/年,多见于老年人[1]。这种疾病是一种罕见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可累及多个器官,肾脏及心脏是最常见的受累器官。心脏病患者可能表现为乏力、心衰。肾脏累及可能导致尿中出现泡沫、尿蛋白增多,以及双下肢或颜面部水肿。

 

目前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的治疗主要为靶向克隆性浆细胞,使器官获得缓解,然而,复发/难治性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面临着预后较差,治疗选择有限,存在较大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注射用TQB2934是正大天晴自主开发的创新型抗BCMA/CD3双特异性抗体。CD3是T细胞表面重要的膜分子,BCMA是B细胞成熟抗原。研究显示,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患者的克隆性浆细胞上膜结合BCMA高表达,诊断时骨髓标本中的浆细胞中位BCMA表达率约为65%,复发时浆细胞中位BCMA表达率约为75%。BCMA/CD3双特异性抗体通过一端与T细胞表面的CD3受体结合,另一端与克隆性浆细胞BCMA结合,将T细胞招募至BCMA阳性细胞周围,进而可以激活T细胞释放颗粒酶、穿孔素等杀伤BCMA阳性的靶细胞。此前已有研究表明,BCMA靶点T细胞疗法治疗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有望获得深度缓解,从而延长生存,改善预后[2]。

 

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是罕见病的一种,临床上易误诊及漏诊,导致患者快速进展甚至死亡。近年来,随着相关检测技术的提高,临床诊治也有了很大提升。

 

一直以来,正大天晴十分注重以患者需求为导向进行药品研发,本次注射用TQB2934新适应的临床获批,有望为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Sanchorawala V. Systemic Light Chain Amyloidosis. N Engl J Med. 2024;390(24):2295-2307.

[2] Forgeard N, et al. Teclistamab in relapsed or refractory AL amyloidosis, a multinational retrospective case series. Blood. 2024;143:734-737.

文章关键词: 正大天晴BCMA/CD3双抗获批临床治疗成人系统性轻链(AL)型淀粉样变患者
下载PDF
0
发布文章
0
关注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