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麓鹏制药有限公司5月7日宣布,公司核心产品第四代BTK抑制剂洛布替尼片(Rocbrutinib)针对复发/难治(R/R)非生发中心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non-GCB DLBCL)适应症的关键性注册II期临床研究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批准。
洛布替尼是其自主研发的一款共价兼非共价BTK抑制剂,不仅能克服第1/2/3代BTK抑制剂的耐药,而且在活性、选择性和药代动力学(PK)方面都有量级提高,有望成为一款Best-in-Class的BTK抑制剂。该药正在开展的临床适应症包括各类B细胞淋巴瘤,主要有套细胞淋巴瘤(MC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边缘区淋巴瘤(MZL)和DLBCL等。
对于R/R non-GCB DLBCL,洛布替尼与其他疗法相比,显示了特别优异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于2024年5月被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为中国首个被认定为DLBCL突破性疗法的BTK抑制剂,也是全球唯一一个在DLBCL获BTD认可的BTK抑制剂。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一种非霍奇金淋巴瘤,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30-40%。中国2022年新发的DLBCL患者数约为4万例,与美国相仿,但死亡率明显高于美国。根据肿瘤细胞的起源不同,DLBCL可分为生发中心B细胞样(GCB)和非生发中心B细胞样(non-GCB)型,其中non-GCB型约占60-70%。DLBCL侵袭性强、异质性大、疾病进展快,若不积极治疗,生存期短,预后极差。而相比GCB型DLBCL,non-GCB型预后更差。此外,经一线治疗后约40%的患者会出现疾病复发或难治,此类患者随着治疗线数增多,治疗选择越来越有限,且治疗效果愈加不理想,针对该人群,仍然亟需开发新的作用机制的口服药物。研究结果显示,non-GCB型DLBCL细胞中B细胞受体(BCR)和NF-kB信号途径异常激活,从而导致肿瘤细胞增殖。这为靶向BCR信号途径关键分子之一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治疗non-GCB型DLBCL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于麓鹏制药
麓鹏制药成立于2018年6月,专注于研发治疗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创新药,重点针对血液肿瘤BTK、Bcl-2和Bcl-xL等关键靶点,全面布局国际与国内多中心临床开发和商业化。公司的核心项目 LP-168(洛布替尼, Rocbrutinib), LP-108 (乐托克拉, Lacutoclax)和LP-118 极具行业竞争力,有望成为业界最佳(Best-in-Class)的产品。其中,洛布替尼和乐托克拉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进入上市关键注册研究。公司成立以来,持续获得国际和国内多家生物医药风投基金的投资和加持。秉承 “勤奋、务实、创新、济世” 的理念,麓鹏致力于打造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并具有高度创新力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跨国医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