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强6月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下称“本次会议”),并研究优化药品和耗材集采有关举措。
会议指出:①要加强药品和耗材集采政策评估,总结经验、补齐短板,推动集采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开展。②要更好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支持医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更好满足群众多元化就医用药需求。③要加强对药品和耗材生产、流通、使用全链条质量监管,扎实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让人民群众用药放心安心。
该消息也助力今年以来持续火热的创新药行情再次加速上涨。Wind数据显示,6月3日(消息公布当天)至6月16日,恒生创新药指数上涨超过18%,也催生了今年公募基金行业首支翻倍基金。据了解,截止至6月13日,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今年以来涨幅首次实现翻倍,达到103.67%,成为年内首只“翻倍基”,在来势汹汹的创新药行情中,这只前10大重仓股均为香港市场创新药的基金,当前已经领先亚军长城医药产业精选约15个百分点。
事实上,继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强化质量评估与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放心”后,市场普遍预期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规则有望呈现边际缓和趋势。
这一趋势的核心逻辑在于:政策在保障集采降价成效的基础上,正逐步强化对医药制造企业生产供应稳定性、产品质量可控性的综合考量,通过规则优化平衡降价幅度与产业可持续发展需求,推动集采从“降价主导”向“提质增效”阶段进阶。
同时,研发客了解到,市场普遍关注到了政策层面开始持续加码对创新药领域的扶持与引导。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会议明确提出 “健全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助力医药企业增强创新动能”,这也意味着补偿机制的完善将有效激发国内医疗机构在临床诊疗中选用创新药的主动性,不仅有助于推动更多高品质创新药的研发与上市,更能进一步增强国内创新药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为创新药行业的加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另一方面,从产业逻辑看,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优化可直接缓解医疗机构在创新药采购与使用中的成本压力,形成“政策激励-临床接纳-市场扩容”的良性循环,对创新药企的支持则从研发端开始,夯实产业根基,推动国内医药创新从“跟跑”向“领跑”跨越,双向政策发力将全面激活创新药械领域的发展潜能,加速行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截止至6月16日,恒生创新药指数今年以来上涨幅度超过68%,在上述优化集采政策和新药研发国际化的双重驱动下,始于年初的恒生创新药行情或将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