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中国生物制药EGFR/c-Met双抗ADC完成首例给药

·a month ago发布

近日,中国生物制药(1177.HK)下属企业正大天晴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注射用TQB6411顺利完成Ⅰ期临床研究的首例受试者给药。TQB6411是一款EGFR/c-Met双抗ADC药物,拟用于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研发进度处于全球第一梯队。目前,全球同类药物均处于I期阶段。

 

该I期临床试验将重点评估其在人体内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特性及初步疗效。主要终点指标包括剂量限制性毒性、最大耐受剂量、II期推荐剂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次要终点指标包括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缓解持续时间、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药代动力学参数、抗药抗体和中和抗体的发生率。

 

TQB6411是正大天晴研发的一款靶向EGFR/c-Met的双抗ADC药物。在静注入血后,其抗体部分与肿瘤细胞表面EGFR、c-Met结合,进而阻断其信号通路激活,ADC经细胞内吞并转运到溶酶体,连接子经酶切后释放出毒素,导致DNA损伤和细胞死亡,并且能通过旁杀效应杀死相邻肿瘤细胞。此外,体外研究显示,TQB6411表现出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

 

EGFR和c-Met在非小细胞肺癌、结肠癌、头颈鳞癌、鼻咽癌等多种肿瘤中存在突变或异常高表达[1-2]。EGFR/c-Met 双抗 ADC 是一类融合双特异性抗体(双抗)与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技术的新型靶向抗肿瘤药物,通过 “双靶点精准识别 + 高效载荷杀伤” 的协同机制,有望突破现有 EGFR/c-Met相关肿瘤的治疗瓶颈,为晚期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潜在治疗选择。

 

目前,TQB6411已完成系统的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和临床前安全性验证。临床前体内药效学研究显示,其具有明确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对EGFR、c-Met 不同表达和耐药的动物模型均体现出抗肿瘤活性,且符合ADC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主要毒性反应为靶点的药理学作用和小分子毒素所致,毒性风险可控。

 

TQB6411外,公司ADC技术平台已布局TQB2102(HER2双抗ADC)、LM-302(Claudin 18.2 ADC)、TQB2101(ROR1 ADC)、LM-305(GPRC5D ADC)等多个项目,还有数十款ADC将在后续1-2年进入临床阶段。

 

参考文献:

1. Karlsen EA, Kahler S, Tefay J, et al.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xpression and Resistance Patterns to Targeted Therapy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Review. Cells, 2021, 10(5): 1206.

2. Lai X, Dong Q, Xu F, et al. Correlation of c-MET expression with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rognosis of colorectal cancer. J Gastrointest Oncol, 2021, 12(5): 2203-2210.

文章关键词: 中国生物制药EGFR/c-Met双抗ADC
下载PDF
0
发布文章
0
关注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