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中国生物制药上半年业绩报捷:净利润翻倍增长 创新驱动营收175.7亿元创新高

·in 4 hours发布

8月18日下午,中国生物制药(1177.HK)在香港举行中期业绩发布会,续写营收净利润高位增长佳绩:2025年上半年营收175.7亿元,同比增长10.7%;持续经营业务归母净利润33.9亿元,翻倍大增140.2%;经调整归母净利润30.9亿元,同比增长101.1%。更引人瞩目的是,创新产品收入及占比快速攀升,占总收入比例已达44.4%,为实现“全年创新收入过半”目标奠定关键基石;随着核心管线进入“密集收获期”,彰显向全球创新药企转型的坚定步伐。

 

创新突破:收入占比接近“过半”目标,核心产品持续爆发

 

 

中国生物制药董事会主席谢其润表示,从去年中期以来,公司业绩已连续三个报告期实现双位数强劲增长,充分彰显了我们的研发布局已进入密集收获期。展望全年,我们对实现双位数增长指引充满信心,将持续推动公司创新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为全球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治疗方案。

 

报告期内,中国生物制药创新研发持续深化,创新药研发费用占比78%,投入结构进一步优化。持续、充足地创新投入,带来业绩的稳健、高质量增长。上半年,创新产品收入达78亿元,同比劲增27.2%。随着“创新收入过半”目标渐近、创新管线逐步收割,中国生物制药正从“仿创结合”向“全面创新”加速跃迁,引领药企创新升级浪潮。

 

“业绩增长持续性”与“创新管线稀缺性” 是支撑公司长期价值的双支点。过去两年,公司获批创新产品高达 11 个,且是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今年以来,多个创新产品接连获批,包括中国首款、全球唯一在售长效镇痛NSAID注射液普坦宁®、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重组人凝血因子VIIa类生物制品安启新®等。

 

公司深度布局肺癌、乳腺癌、消化道肿瘤、MASH、COPD、贴剂等创新管线,形成覆盖肺癌、乳腺癌的多种分型、全线治疗场景及消化道肿瘤核心癌种的研发特色;实现呼吸系统疾病全谱覆盖,雾化、干粉、软雾等多剂型全面布局;肝病/代谢领域,更是瞄准全球2亿+MASH患者,进行了口服+注射双剂型开发;外科/镇痛领域,10多款创新贴剂正在快速推进,有望在未来5年陆续获批上市。

 

管线收割:全球 FIC/BIC 矩阵密集突破,核心领域进入“收获爆发期”

 

 

中国生物制药首席执行长谢承润表示,公司以全球首创(FIC)、同类最优(BIC)为锚点,聚焦肿瘤、肝病、呼吸、外科/镇痛等核心领域、核心资产进行攻坚,研发效率正在跨越式提升。我们希望既让管线跑在全球第一梯队,又能精准满足临床需求痛点,从而打通从研发突破到商业爆发的闭环,让公司的创新价值真正落地。2025 年上半年,公司核心领域实现密集突破:

 

肺癌领域,公司深耕EGFR阳性肺癌千亿赛道,实现多分型、多线治疗的全面覆盖。其中,TQB2922(EGFR/cMet双抗)即将启动二线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III期临床。TQB6411(EGFR/cMet双抗ADC)I期临床入组中,已完成首例给药,以 ADC 技术升级精准打击。  

 

乳腺癌领域,布局三大亚型,实现全病程覆盖与BIC /优效双突破。TQB3616(CDK2/4/6抑制剂)有望成为HR+/HER2-乳腺癌的BIC疗法。目前,二线适应症已申报上市;一线I 期数据将于今年ESMO大会以重磅摘要形式发布。TQB2102(HER2双抗ADC) 多个适应症同步拓展,其中乳腺癌III期推进快速。

 

消化道肿瘤领域,两款FIC潜力产品不断冲击产品壁垒。LM-108(CCR8单抗)两获CDE突破性治疗品种认定,作为全球进度最快的CCR8单抗,其在胃癌、胰腺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等适应症中数据优秀,有望成为消化道肿瘤领域的“安罗替尼”。TQB2868(PD-1/TGF-β双功能融合蛋白)研发进度全球第一,拥有独特的“免疫-靶向-化疗”三重协同机制,2025 ASCO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疗效与安全性均显著优于一线标准治疗方案。

 

呼吸/感染领域,双剂型布局全球大热靶点。TQC3721(PDE3/4抑制剂)为全球大热靶点,潜在全球BIC。产品聚焦全球5亿、中国1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且拥有干粉、雾化双剂型加持,可最大化商业化潜力,研发进度全球第二。

 

肝病/代谢领域,以口服+注射双剂型瞄准全球2亿+MASH患者。Lanifibranor(泛PPAR激动剂)III期临床全球主队列入组完成,计划2026年申报上市;TQA2225(FGF21融合蛋白)II期临床已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

 

外科/镇痛领域,创新贴剂再拓新版图。北京泰德王牌产品氟比洛芬凝胶贴膏上市十年复合增长率近40%,创造单品佳话。通过技术迭代,公司已筑牢以贴剂平台为核心的龙头地位。2026年,氟比洛芬贴剂、罗替高汀贴片有望上市,管线内还有10多款创新贴剂产品,延续平台优势。

 

此外,业绩报告显示,公司经营管理效率提升显著。在生产方面,两款生物类似药10000L生产线GMP获批,为国内首家。受益于规模化、集中化、精细化的生产管理,公司毛利率持续提升至82.5%;在销售方面,公司CRM系统全面上线,构建全链路智能营销平台,推动团队效率稳步提升;在资金管理方面,始终保持稳健的财务状况,实现了股东回报的长期稳定增长。

文章关键词: 中国生物制药上半年业绩
下载PDF
0
发布文章
0
关注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