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减持套现潮来袭,谁是接盘者?

·in 4 hours发布

• 减持频率与规模均较去年同期显著攀升;

• 除传统减持外,部分港股创新药企业还尝试了“以旧换新”的再融资方式;

• 接盘的是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或个人投资者;

• 截至6月底,公募基金重仓38只港股医药个股,在港股行业配置中位列第二。

 

熟悉的故事正在上演。在内地和香港市场生物医药公司经历今年以来疯狂上涨后,减持套现如灰犀牛般如约而至。

 

超60家公司凶猛减持

 

据研发客援引东财choice数据显示,截至8月21日,6月以来有多达40家A股生物医药公司相继发布减持公告(因港股未对大股东减持做公告要求,所以不在本次统计范围之内),其中不仅包括君实生物、舒泰神、百奥泰、康华生物、科兴制药等市值龙头或今年以来上涨幅度较大的公司,同时亦有药石科技、康华生物等两次减持的极端案例。

 

港股方面,据研发客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亦有超过20家港股生物医药公司发生减持行为,涉及减持金额估算超150亿港元,不乏信达生物、诺诚健华、百济神州等知名公司,其频率与规模均较去年同期显著攀升。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公司减持方式不仅包括二级市场直接抛售,还包括通过大宗交易“批发”转让,以尽可能减少对二级市场股价的直接冲击。

 

创新药企研发周期长、投入大,资本需要寻求适时退出以实现回报,这是正常现象。但如此密集和大规模的减持,仍然引发了市场对创新药行业投资价值的重新评估。

 

三类股东利润丰厚高位减持

 

研发客逐一分析生物医药公司减持公告,发现生物医药公司减持主体主要集中在三类股东:

 

一是早期参与投资的VC/PE机构,这些基金存续期大多为7~9年,目前正面临退出压力。以在港股上市的信达生物为例,其第一大股东淡马锡在4~5月减持三次,套现超24亿港元。6月,礼来亚洲基金也通过减持套现近24亿港元,礼来亚洲基金持股信达生物已超13年。减持后,两者均不再是信达生物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

 

二是IPO前参与战略配售的机构投资者,其锁定期陆续结束。如高瓴资本,今年3月在美股市场,减持百济神州6亿美元,5月再通过减持港股套现20亿港元。减持后,高瓴资本已不再是百济神州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

 

三是公司创始团队和高管,部分出于个人财务规划需求。例如,迪哲医药部分高管以“个人资金需求”为由进行减持。而对于员工持股平台的减持,像艾力斯的员工持股平台,员工们认缴股权时价格较低,如今股价大幅上涨,员工有兑现收益的需求。艾力斯员工持股平台的员工认购股权价款合计为 8317.46 万元,如今对应股权价值已然翻了十倍,使得员工持股平台减持动力较强。

 

左手卖右手买,只为筹资配股

 

研发客关注到,除传统减持外,部分港股创新药企业还尝试了一种“以旧换新”的再融资方式。云顶新耀、亚盛医药与开拓药业均通过该路径补充资金,其中亚盛医药的操作尤为典型。2025年7月,董事长杨大俊以每股68.6港元的价格,卖出其持有的2200万股旧股,随后以同样价格认购公司新发行的等量股份。通过这一“卖出旧股+认购新股”的操作,亚盛医药成功募资15亿港元。

 

康诺亚与歌礼制药同样采用了“以旧换新”模式,但操作细节有所不同。这两家企业的创始人在“一卖一买”过程中并未完全保持持股数量不变,而是实现了部分套现。因此,其“以旧换新”在为公司募资的同时,也兼具了股东个人变现的属性,与亚盛医药纯粹为企业发展融资的做法形成一定差异。

 

事实上,由于二季度以来两地创新药公司行情过于火热,上述减持套现公告的发布,并没有如以往一样,导致股价的连续下跌,在发布公告次日短暂低开后,即被二级市场热情高涨的投资者迅速拉升,消化负面信息。

 

公募陷高位接盘质疑

 

有人高位减持套现,也就有人高位接盘追高。承接上述高管创始人或早期PE/VC机构的是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或个人投资者。

 

根据公募基金二季报持仓数据显示,港股生物医药成为公募基金的新焦点布局方向。截至6月底,公募基金重仓38只港股医药个股,持仓市值合计595.89亿元,在港股行业配置中位列第二,仅次于传媒板块。这一数字不仅体现了医药在公募港股投资版图中的权重提升,也显示资金对创新药赛道的长期看好。

 

拓展阅读

中国创新药向上,美国创新药向下,风向已变?

被调出港股通不跌反涨,背后大有玄机

 

7月14日,据港交所披露的最新资料,兴证全球基金于近日以13.766港元/股的价格增持145.2万股诺诚健华股份,持股比例升至5.08%,实现对该公司的举牌。若以7月15日的收盘价计算,兴全基金持有的诺诚健华股份市值达13.29亿港元。

 

众所周知,公募基金背后的资金更多来自个人投资者,如果生物医药在后期波动加剧,不排除个人投资者跟风赎回,导致公募基金被动抛售生物医药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与公司高管或PE/VC机构在股价高位减持形成鲜明对比。

 

 

编辑 | 姚嘉

yao.jia@PharmaDJ.com 

访问研发客网站,深度报道和每日新闻抢鲜看

文章关键词: 减持套现再融资方式
下载PDF
0
发布文章
0
关注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