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2025张江药谷国际创新大会|细胞治疗如何突破技术挑战、商业化路径及监管挑战?

·3 hours ago发布

8月28日-29日,2025张江药谷国际创新大会先进疗法论坛在张江科学会堂盛大启幕。


10场平行论坛覆盖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先进疗法领域最热话题,聚焦技术前沿突破、临床转化难点、产业生态构建及国际化合作机遇,旨在为生命科学产业搭建一个汇聚全球顶尖科学家、临床专家、企业领袖、投资机构及监管部门的权威对话平台。

 


在细胞治疗分论坛,从细胞治疗领域的技术突破到临床转化,再到商业化路径及监管挑战,来自细胞治疗领域的企业以及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细胞药物如何破局与产业化挑战。

 

关于技术突破以及监管审批

 

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副主任、上海干细胞临床转化研究院研究员 贾文文

 

目前我国干细胞药物审批呈现“宽进严出”特点,虽IND批件易获取,但上市批件难度极大。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副主任、上海干细胞临床转化研究院研究员贾文文表示,干细胞生产需符合GMP标准,需解决规模化扩增、工艺稳定性、运输储存及安全性评估等问题。

 

星奕昂生物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王立群

 

星奕昂生物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立群:企业在GMP的动态生产现场核查时,应从监管角度考虑问题,找出现场核查的真正风险点,合理布局商业化生产的规模。

 

多位嘉宾均认为,未来细胞治疗将进一步聚焦通用型产品、工艺优化与精准靶向等方面。

 

关于价格挑战以及应对策略

 

艺妙神州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何霆

 

艺妙神州创始人&首席执行官何霆:当前自体CAR-T成本过高,但技术的不断迭代将推动成本的下降,未来CAR-T成本的下降,只是时间的问题。

 

血霁生物创始人兼CEO 朱芳芳


血霁生物创始人兼CEO朱芳芳:血霁生物通过在设备、耗材等方面实现国产替代,致力让细胞治疗更可及。

 

思比曼生物首席医学官及首席科学家 徐亮


思比曼生物首席医学官及首席科学家徐亮:公司通过技术迭代、强化工艺、提高产能,并引入自动化技术以降低成本,加速打破细胞治疗的“高价困境”。

 

星赛瑞真生物医学事务&项目管理总监 李立

 

星赛瑞真生物医学事务&项目管理总监李立:早期项目立项需综合考量临床需求与商业化的问题,因此公司尽量在早期就一次性完善工艺,避免后续重大变更带来的成本与时间损耗。

 

关于治疗领域以及企业布局

 

瑞吉维思生物董事长助理 许明璐

 

在糖尿病领域,糖尿病的治疗核心是解决胰岛β细胞缺损问题。瑞吉维思生物从体内、体外双路径探索解决方案。

 

士泽生物创始人 李翔

 

在退行性、损伤性神经类疾病领域,帕金森病发病本质是大脑中黑质区多巴胺神经元退变,传统疗法无法逆转病程。士泽生物开发的中国首例iPSC衍生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药物已完成首例给药。此外,士泽生物在渐冻症、脊髓损伤领域的iPSC衍生细胞药也取得突破,均进入注册临床试验阶段。

 

上海泉生工艺开发总监 李宁

 

iPSC衍生细胞药物具有分泌神经营养因子、替代受损神经细胞的优势。上海泉生开发的iPSC衍生神经前体细胞(NPC)ACT121,以及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ACT131,已完成药学研究、工艺稳定。此外,公司还开发了MSC疗法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椎元细胞研发总监 周伸奥

 

椎间盘退变发病率高、现有疗法局限大,目前的椎间盘有创手术,无法让患者长期获益。椎元医学采用“医+企”融合新模式,其研究团队发现,成纤维细胞注射液项目通过纤维性重塑,能够显著恢复退变椎间盘容积,缓解患者腰痛。

 

呈诺医学临床医学负责人 石慧

 

在急性缺血性卒中领域,现有治疗时间窗窄、残障率高。呈诺医学开发的全球首个iPSC来源内皮祖细胞ALF201,将治疗时间窗从6小时延长至7天。

 

恩凯赛药研发副总裁 王烃

 

在肿瘤、自免等领域,恩凯赛药采用三大战略迭代发展三代核心产品,其中,第一代NK010产品已获得FDA的IND临床试验批文,第二代NK042(基因修饰型)已获得CDE的IND临床试验批文,该两款产品获7个适应症的IIT临床试验许可,第三代引入逻辑门控,实现肿瘤细胞精准识别。

文章关键词: 2025张江药谷国际创新大会细胞治疗
下载PDF
0
发布文章
0
关注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