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2025张江药谷国际创新大会|这股合成生物学的创新力量,正绘产业发展新蓝图

·2 days ago发布

8月28日-29日,2025张江药谷国际创新大会先进疗法论坛在张江科学会堂盛大启幕。

 

10场平行论坛覆盖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先进疗法领域最热话题,聚焦技术前沿突破、临床转化难点、产业生态构建及国际化合作机遇,旨在为生命科学产业搭建一个汇聚全球顶尖科学家、临床专家、企业领袖、投资机构及监管部门的权威对话平台。

 


在合成生物学分论坛,中国顶尖学者及行业领袖齐聚一堂,带来了关于合成生物学领域最新进展、技术突破与未来趋势的精彩分享。

 

关于产业观察与前沿趋势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合成生物学作为一门极具潜力的交叉学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生物医药、新材料、农业等多个领域的变革,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热门赛道。

 

张科建物总经理 严兴

 

张科建物总经理严兴:天然产物数量庞大,在化妆品、药品、功能性食品等方面有极大应用潜力,但传统生产方式难以满足新的市场需求,多数化合物只能“锁在科学家的抽屉里”。生物合成凭借周期短、纯度高、成本低、规模化等优势,将成为未来最为重要的天然产物生产方式。

 

明捷医药副总经理 朱子丰

 

明捷医药副总经理朱子丰:生物合成技术虽发展迅速,但其质量控制(尤其是酶法和发酵法)极其复杂,仍是产业化的关键瓶颈。生物合成相关药物需要注意某些特定质量研究,例如酶的蛋白含量测定、纯度分析、分子量和序列覆盖率等,发酵工艺产品的有关物质、效价测定、发酵工艺引入的杂质等。

 

 

衍因科技创始人陈泽平,荷塘生华副总经理徐亚平,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成果转化与合作处处长、工程实验室执行主任姚刚,微构工场董事、副总裁欧阳鹏飞,以及中合基因副总经理吴红龙一致认为,合成生物学正蓬勃发展且大有可为,但想要构建一个更健康、更富有生命力的创新生态,需要依靠政府、高校、协会、每一家机构及企业共同经营。

 

关于技术突破与平台建设

 

 

无细胞合成技术

 

康码生物副总经理 梁治

 

康码生物副总经理梁治:康码生物已跑通无细胞的蛋白质合成体系从设计到合成的整个环节,同时开放给整个行业使用,加速中国在生物医药乃至泛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

 

 

高通量自动化与AI赋能

 

张江合成生物公共平台由赵国屏院士团队与张江集团共建,拥有强大的自动化构建与高通量筛选能力,其通量比传统实验室提升了两个数量级。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该平台已经为多家研究机构和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张江合成生物公共平台还依托AI技术,将酶优化的DBTL循环迭代速度从每两个月一个周期缩短至每10天一个周期,充分展示了AI与高通量自动化平台结合在合成生物学研发和产业化中的巨大应用潜力。

 

关于产业应用与典型案例

 

怀格资本投资总监 杨异玄

 

怀格资本投资总监杨异玄:在微生物资源开发重组、蛋白质多肽、疫苗、绿色材料等领域,诸多企业都展现出中国合成生物学的创新力量。

 

 

生物医药

 

慕恩生物创始人兼CEO 蒋先芝

 

慕恩生物肿瘤活菌药物MNC-168已取得完整1期临床数据,并展现良好安全性和初步疗效;另一款用于减肥/代谢综合征的活菌药也获得中美临床批件,并正在中国进行IIT试验以及美国GRAS申报。

 

羽冠生物创始人兼CEO 林秋彬

 

羽冠生物基于自研独创技术平台开发了多个创新细菌疫苗管线,其中B群脑膜炎球菌OMV疫苗即将进入临床阶段。

 

翌圣生物研发总监 滕以刚

 

翌圣生物开发了一款新的用于AAV生产的转染试剂,该试剂基于PEI技术,通过分子修饰降低了细胞毒性,提高了基因转染效率,并实现靶向转染。

 

百兰亲环医药总经理助理、药理部总监 崔哲锋

 

百兰亲环正开展JAK-103治疗肾脏纤维化方面的研究,预计明年上半年获得默示许可。

 

 

衰老抗老

 

原序律动CEO 孙璞

 

原序律动CEO孙璞表示,公司已经在抗衰老领域形成“重组蛋白产品线+AI/纯化双技术引擎” 矩阵。围绕成纤维细胞抗衰老,原序律动开发了从诊断到预防再到治疗的全链路产品,覆盖“预防-修复-再生”三大阶段。基于再生医学导向的功能性布局,该公司还规划了香椿植物抗老系列、“药食同源”产品、生物支架材料、缓释体系等各类产品。

 

 

​新材料

 

微构工场董事、副总裁 欧阳鹏飞

 

微构工场专注于PHA的生物制造,基于其PHAmily系列的研发能力和多元产品制造能力,该公司联合北大口腔开发了全新一代PHA口腔修复膜,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整形医院开发PHA人体植入材料等。

文章关键词: 2025张江药谷国际创新大会合成生物学
下载PDF
0
发布文章
0
关注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