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海外产品利润激增超200%,复宏汉霖全球化细节曝光

·in an hour发布

•已具备覆盖美国、加拿大、欧盟27个成员国和10个欧洲国家的注册能力,独立自主完成注册事项;

•区域性临床试验设计也是复宏汉霖接下来的重点布局之一;

•通过自建海外临床运营和药政注册团队,深度参与和掌控全球化进程,终端销售依靠与海外当地销售/市场推广能力强劲的药企合作;

•复宏汉霖未来将聚焦肺癌、乳腺癌、消化道肿瘤等高发肿瘤领域,打造差异化的创新管线。

 

复宏汉霖再下一城。9月2日,FDA批准HLX14(地舒单抗生物类似药)Bildyos和Bilprevda的上市申请。至此,复宏汉霖共有6款产品在不同海外市场获批上市,覆盖约60个国家和地区。

 

值得关注的是,HLX14是在美国、欧盟和加拿大同步递交了上市申请材料,今年7月还获得了EMA人用药品委员会(CHMP)的推荐,全球化注册同步推进。对比来看,首款出海产品汉曲优(曲妥珠单抗)在中欧和美国的获批时间相隔了4年。这种“从时差到同步”的变化,正是复宏汉霖全球化能力升级的直接体现。

 

支撑这种突破的,是复宏汉霖早已搭建成型的全球化体系,与行业内部分企业单纯依赖BD交易打开海外市场的模式不同,复宏汉霖一方面通过自主建立团队,实现在研发、临床、注册和生产等环节的自主掌控;另一方面也积极携手全球合作伙伴,如与Organon合作推进HLX14在美国的商业化,以多元化路径推动产品加速出海,回输现金流。

 

而这已在2025年上半年交出的成绩单中清晰体现。公司总营收近28.2亿元,海外产品利润同比激增超200%,BD合同现金流入超10亿元,同比增长280%。

 

此外,复宏汉霖还手握HLX43(国内首款PD-L1 ADC)、HLX22(靶向HER2新表位单抗)等差异化创新产品,建立多抗、ADC和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平台,进一步构筑研发壁垒。

 

复宏汉霖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朱俊表示:“复宏汉霖正在从以生物类似药为主的‘1.0时代’,全面迈向以创新驱动全球化的‘2.0时代’。我们不仅在中美欧等主流市场实现了多款产品获批,也逐步建立起覆盖研发、临床、CMC、注册和商业化的全球核心能力。未来,我们将聚焦肺癌、乳腺癌、消化道肿瘤等高发肿瘤领域,打造差异化的创新管线,开发更多潜在first-in-class产品。”

 

布局全球化六大战场

 

复宏汉霖在2025年全球研发日明确,将中国以外的市场划分为6个主要战场,分别是美国、欧盟、日本构成的主流市场,东南亚、中东、拉美组成的新兴市场。

 

对美国市场,朱俊认为,“美国是最难但是必须得去的地方”。复宏汉霖在美国以40余人团队,不仅推动了汉曲优、HLX14获批上市,同时还开展了PD-1单抗汉斯状(斯鲁利单抗)在美国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桥接试验。

 

“通常在美国小细胞肺癌的桥接试验基本不会超过60人,但斯鲁利单抗的桥接试验计划招募200人,目前已有180多例患者完成入组,我们计划于2026上半年向FDA递交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朱俊说。

 

欧盟市场是复宏汉霖最早触及的主流市场。2020年汉曲优在中国和欧盟同步获批,成为首个出海的中国单抗生物类似药。2025年2月,斯鲁利单抗在欧盟获批,成为全球首款且唯一在欧盟获批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PD-1抗体。

 

更关键的是,斯鲁利单抗还拿下了欧盟的孤儿药资格认定(ODD)。“在欧盟获得ODD非常不容易,这表示斯鲁利单抗在欧盟市场可以超过其他PD-1,获得十年的市场独占期和自主定价权。”朱俊说,“但第一次的申请是被拒绝的,后来我们在24小时内决定申诉,后期做了很多的数据模拟曲线比对,证明斯鲁利单抗相对于已在欧盟上市的PD-L1产品有显著获益,最终以26票比2票成功获得ODD。”

 

日本是复宏汉霖国际化下一站的重点市场。复宏汉霖药政事务部副总裁李锦表示,复宏汉霖在2022年就开始和PMDA沟通,准备首先推进斯鲁利单抗和HLX22两款产品,2025年已在日本成立分公司,招募质量QA、药物警戒、法规注册等人才,建立自己的MAH能力。

 

在东南亚市场,复宏汉霖以斯鲁利单抗切入,逐步覆盖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在中东,与当地机构沙特SVAX设立合资公司,由本土机构推进注册与商业化。在拉美市场,Abbott和Eurofarma两家企业同时争取汉利康(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和汉曲优,最终各自拥有巴西商业化的半独家权益。朱俊再次分享了主动上门谈交易的情况,“每次去世界制药原料展(CPHI),拉美所有公司的BD都会在展台排队与我们开会,甚至问能不能插个队。”

 

每个国家市场的要求不同,复宏汉霖会针对性地定制策略,以达到同步推进的进度。

 

“哪里有市场、哪里有病人、哪里有需求,我们就去哪里。”——朱俊的总结精准概括了复宏汉霖的全球化逻辑,即不放弃任何一个有潜力的市场,且将这种策略贯穿于临床运营、注册申报、生产供应的每一个环节,通过自建团队实现对全链条的深度掌控。

 

自建全球注册、临床团队

 

2024年汉曲优在美国获批时,朱俊就曾向研发客透露,该产品上市关键的注册申报工作,全程由复宏汉霖自己的注册团队完成。

 

如今,复宏汉霖已具备覆盖美国、加拿大、欧盟27个成员国和10个欧洲国家的注册能力,能够独立自主完成注册事项。

 

自主建立国际化申报团队的优势很快得到体现。据李锦介绍,2024年,复宏汉霖在全球共递交了24个产品的上市申请,其中在HLX11、HLX14两个生物类似药的上市申请中,仅4个月就完成了美国、欧盟和加拿大的同步递交,HLX11更是在一周内达到了周一美国、周五中国的速度。

 

“复宏汉霖通过自建全球注册团队,已能高效完成中美欧等多地的同步申报,展现出在全球药政事务上的系统化能力。”李锦说。

 

临床运营方面,复宏汉霖一直坚持自建团队开展临床试验。目前,复宏汉霖在美国推进多项临床研究,包括HLX43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二线及以后的国际多中心II期试验、HLX43用于胸腺鳞癌的I期试验、斯鲁利单抗一线治疗ES-SCLC的美国桥接试验,以及HLX22联合疗法用于HER2阳性胃癌一线治疗的III期国际多中心试验。

 

由于自建临床运营团队,产品的临床开发完全由自己把控,进展也很迅速。7月9日,HLX43国际多中心II期临床研究刚获得FDA的许可,8月22日便完成了美国首例患者给药。

 

此外,李锦表示,区域性临床试验设计也是复宏汉霖接下来的重点布局之一,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而言,虽然全球的临床试验是趋同的,但势必会有区域性要求、区域性流行病学的差异。

 

打通供应最后一公里

 

通过自建海外临床运营和药政注册团队,复宏汉霖深度参与和掌控了全球化进程,不过终端销售还需依靠与海外当地销售/市场推广能力强劲的药企合作。

 

目前,复宏汉霖与Accord、Abbott、Elea、Essex(亿胜生物)、Intas、KGbio、Organon等20多家企业订立商业合作协议,产品的合作营销网络覆盖欧美主流生物药市场和众多新兴市场。2025年上半年,还与Abbott、Dr. Reddy’s、Lotus、Sandoz新增了合作,加速拓展全球主要市场。

 

合作伙伴的实力直接决定了产品在当地国家的铺开速度。例如拥有斯鲁利单抗在欧洲和印度商业化权益的Accord及其母公司Intas Pharmaceuticals,是印度最大的私营仿制药公司。2025年6月,斯鲁利单抗在印度获得批准后,7月31日即完成了首批面向印度市场的供货,首批订单达到10万支,8月首张处方落地,上市12天完成了超过150例用药。

 

生产方面,复宏汉霖在徐汇基地、松江基地(一)及松江基地(二)的三个生产基地商业化GMP生产批次超过1150批,实现了中国生产、全球常态化供应。

 

GMP生产体系符合全球化的标准要求。目前商业化生产基地及配套的质量管理体系已通过近100项由各国药监机构和国际商业合作伙伴进行的多项实地核查及审计,获得中国、欧盟、美国及多个PIC/S成员国(印尼、巴西)GMP认证。

 

李锦分享了今年2月刚经历的FDA工厂检查。FDA检查人员第一天就将公司所有垃圾桶都翻了一遍,足见FDA对数据、质量的严谨程度。“从2023年至今,复宏汉霖接受的每一次海外监管机构现场检查都是百分之百通过的,充分验证了我们全球 GMP 体系的高标准与高质量。”

 

研发实力不断升级

 

从生物类似药,到以斯鲁利单抗为代表的创新药研发,再到HLX43、HLX22为代表的创新药“第二曲线”,复宏汉霖正在不断升级其研发实力。

 

HLX43是国内首款、全球第二进入临床阶段的PD-L1 ADC,也是全球首个布局国际多中心胸腺癌临床的同类产品。2025 WCLC大会中的最新数据显示,HLX43展现了广谱抗肿瘤实力,对鳞状和非鳞状NSCLC皆有效(EGFR野生型ORR达46.7%),且临床疗效不依赖生物标志物筛选,在有无EGFR突变、有无脑转移、PD-L1阳性/阴性的NSCLC患者中均体现出初步疗效,尤其在脑转移NSCLC患者中cORR达36.4%,DCR为100%,在PD-L1阴性人群中的ORR达38.1%,DCR达85.7%。牵头开展HLX43 I期临床研究的主要研究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在此次WCLC数据解读会上感叹:“作为一款广谱抗肿瘤ADC,数据非常令人惊喜!”

 

目前复宏汉霖正在推进HLX43在NSCLC中的国际多中心II期临床研究,已获得中、美、日、澳等国家药监机构的临床许可,并在中、美两国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单药之外,HLX43联用其他产品的临床试验也正在进行中,进一步探索“ADC+IO”的协同抗肿瘤疗效。

 

另一款创新产品HLX22是新表位HER2单抗,作用机制与其他HER2靶向药物存在明显差异。产品已获得欧盟授予ODD认定,且在开展头对头对比一线标准疗法(曲妥珠单抗+化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HER2阳性胃癌的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HLX22-GC-301)。

 

II期临床数据显示,HLX22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化疗与标准治疗相比,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延长,HR值达到0.2,这表示疾病进展风险降低达到了80%以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牵头开展了HLX22的III期临床研究,她的评价是,“在胃肠道肿瘤的临床研究,这样的HR值几乎遇不到”。

 

可以预见,HLX43、HLX22有望成为复宏汉霖新的中枢。

 

除此之外,复宏汉霖还在不断精进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了三大核心技术平台:三特性T细胞衔接器、Hanjugator ADC和HAI Club平台。

 

其中,三特性T细胞衔接器是多抗平台,最多可实现4个靶点的结合,甚至可以结合同一抗原的不同表位,增加产品对肿瘤特定细胞的结合特异性,在保证药效的情况下提高安全性。HAI Club平台是AI驱动的人工智能新药开发平台,利用该平台已开发出新一代透明质酸酶产品Henozye,用于开发皮下给药产品。

 

此外,复宏汉霖也在引进新的产品充实管线:与汉康生技合作,引进其自主开发的SIRPα-Fc融合蛋白HCB101;从启德医药引进创新HER2 ADC药物GQ1005。

 

硬实力才是全球化的“通行证”,复宏汉霖通过实践证明,真正的全球化不是仅靠“把产品卖到海外”,而是研发、临床、注册、生产、供应的全链条能力嵌入全球体系,打通出海的整条产业链,最终才有可能在全球各类市场中站稳脚跟,从“中国出海企业”成长为“全球制药玩家”。

 

 

编辑 | 姚嘉

yao.jia@PharmaDJ.com 

访问研发客网站,深度报道和每日新闻抢鲜看

文章关键词: 复宏汉霖海外产品利润激增超200%全链条能力嵌入
下载PDF
0
发布文章
0
关注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