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国务院公布《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管理条例》

·in 3 hours发布

10月10日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管理条例》(下称《条例》),自2026年5月1日起施行。

 

图片

 

《条例》所称生物医学新技术,是指以对健康状态作出判断或者预防治疗疾病、促进健康为目的,运用生物学原理,作用于人体细胞、分子水平,在我国境内尚未应用于临床的医学专业手段和措施。

 

《条例》所称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是指以下列方式进行生物医学新技术试验,以判断其安全性、有效性,明确其适用范围、操作流程、技术要点等的活动:

(一)直接对人体进行操作的;

(二)对离体的细胞、组织、器官等进行操作,后植入或者输入人体的;

(三)对人的生殖细胞、合子、胚胎进行操作,后植入人体使其发育的;

(四)国务院卫生健康部门规定的其他方式

 

《条例》旨在规范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促进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维护人的尊严和健康。《条例》共7章58条,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

 

一是明确总体要求。规定开展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应当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鼓励和支持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加强全过程安全管理。

 

二是规范临床研究。规定生物医学新技术经非临床研究证明安全、有效,并通过学术审查、伦理审查后,方可开展临床研究。开展临床研究应当向国务院卫生健康部门备案,国务院卫生健康部门对已备案的临床研究进行评估,发现风险及时纠正直至叫停。加强临床研究实施管理,采取措施预防控制和处置风险。强化受试者权益保护,强调开展临床研究应当尊重受试者意愿,不得向受试者收取费用,造成受试者健康损害的应当及时治疗。

 

三是支持转化应用。规定临床研究证明安全、有效,且符合伦理原则的生物医学新技术,经国务院卫生健康部门批准,可以转化应用于临床,并明确了审批流程和时限。规定国务院卫生健康部门批准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转化应用时,应当一并公布应用该技术的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的条件以及临床应用操作规范,保障临床应用质量安全。规定国务院卫生健康部门应当根据科学研究的发展等,对临床转化应用的生物医学新技术进行再评估,经评估不能保证安全、有效的,禁止临床应用。

 

此外,《条例》对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中的违法行为,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

文章关键词: 《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管理条例》
下载PDF
0
发布文章
0
关注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