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中国RDC商业化爆发前夕:本土产品有望率先上市

·4 hours ago发布

• 诺华的Pluvicto拟推进至更早期前列腺癌的治疗;

• 赛诺菲AlphaMedix治疗GEP-NETs的研究凸显搭载α射线核素RDC的优势;

• 礼来、BMS和阿斯利康近2年达成的数十亿RDC相关交易都是涉及α射线核素的疗法;

• 诊疗一体化方案是RDC领域玩家们的布局重点;

• 先通医药的XTR008的III期试验贴近本土GEP-NETs疾病特征与治疗需求,有望明年在国内上市。

 

2025ESMO其他文章

后PD-(L)1时代,免疫联合如何持续发力?

 

放射性药物偶联物(RDC)正从靶向治疗的技术深水区加速突围,开始进入临床突破与商业化加速并行的新阶段。在今年的ESMO(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大会上,RDC继续发力,特别是在前列腺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这两大RDC主战场,诺华、赛诺菲、ITM等主要玩家发布的突破性临床数据再次印证了其精准治疗价值。

 

中国公司开始与MNC同台争辉。先通医药凭借自研创新RDC候选产品XTR008的III期研究成果入选今年ESMO“突破性摘要”。作为首个国产原研治疗用RDC,有望明年在国内上市。以更贴近中国人群的试验设计,填补国内NETs治疗型RDC的空白。

 

拓展阅读  

蓄谋已久的核药 

全球抢核素

 

透过近两年MNC的RDC交易倾向和ESMO上公布的新数据,可以看出,在当前多数治疗型RDC都是搭载β射线核素的背景下,疗效和安全性相对更好的搭载α射线核素的RDC产品开始走向C位。

 

2025年研发客临床年会将于11月启幕,精彩论坛话题提前揭晓(左右滑动查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Pluvicto继续扩大患者覆盖范围

 

据诺华官网的数据,包括美国、中国和日本在内的8个国家,每年约超17万名男性确诊为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多数患者20个月内进展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且进展后患者负担加重、生活质量下降、预期寿命不足两年。其中,超80%患者高度表达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

 

诺华在ESMO上公布的Ⅲ期PSMAddition研究结果显示,在PSMA阳性的mHSPC患者中,与单用标准治疗(SoC)相比,联合Pluvicto可延缓疾病进展——初步分析显示,影像学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28%,放射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获益在所有预设亚组中均保持一致。联合方案在总生存期(OS)方面呈现早期积极获益趋势(HR 0.84; 95% CI: 0.63, 1.13),随访将持续至数据成熟。

 

这是继PSMAfore和VISION研究之后,Pluvicto第三次取得阳性Ⅲ期研究结果,安全性和耐受性与其在前2项研究已报告的特征一致。Pluvicto联合SoC组≥3级不良事件 (AE) 的比例为50.7%,而单独使用SoC组为43%。

 

不过,据医学杂志AJMC报道,有行业专家质疑交叉试验设计能否得出明确的总生存期结论,以及显示生活质量“未受负面影响”的数据是否真正代表积极结果。该行业专家还指出,使用Pluvicto 8个月后存在影响其他器官的风险,从而可能损害患者生活质量。

 

PSMAddition研究的PI之一、威尔康奈尔医学院Scott Tagawa教授回应称,随着更多长期数据的积累,这一问题将得到解决。他表示,期待后续分析能深入剖析患者报告结局的各个组成部分,同时评估计划中的次要和探索性终点指标,包括影像学检查以及肿瘤和血液生物标志物的检测结果。

 

Pluvicto作为唯一获批用于治疗PSMA阳性mCRPC的RDC疗法,2024年销售额超13.92亿美元,同比增长42%。据诺华最新发布的财报,Pluvicto今年前三季度的销售额为13.89亿美元,已近似达到2024年全年的水平。

 

今年3月,Pluvicto凭借在PSMAfore研究中的显著获益,获FDA批准用于化疗前的mCRPC治疗,而PSMAddition研究结果进一步显示其在疾病早期阶段的mHSPC中的应用潜力。诺华计划于年底前将这些数据递交给监管机构。同时,诺华还在开展Pluvicto用于治疗前列腺癌寡转移的研究,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大患者覆盖范围。

 

在国内,Pluvicto尚未获批上市,诺华已于今年4月向CDE递交二线治疗PSMA阳性mCRPC的上市申请。

 

“围猎”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种罕见癌症,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根据Frost & Sullivan数据,2020年我国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新发确诊病例超7万例,且病例数还在逐年递增。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 (GEP-NETS) 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可发生在胃肠道和胰腺的任何部位,由于许多患者无症状且确诊时已为转移性疾病的晚期,丧失手术切除机会,临床常用生长抑素类似物等药物疗法抑制肿瘤生长,但传统一线治疗药物如高剂量奥曲肽疗效有限。

 

在此情况下,基于镥-177的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PRRT)类的RDC疗法以更优的临床表现被《CSCO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指南2021》列为推荐方案。

 

目前针对该疾病已上市的RDC疗法仅有诺华的Lutathera(尚未在国内获批),该产品2024年全球净销售额达7.24亿美元,有望进击 “10亿美元俱乐部”。在Ⅲ期NETTER-1试验中,Lutathera组的客观影像学缓解率(ORR)为18%,奥曲肽LAR对照组为3%。

 

在今年的ESMO上,赛诺菲与Orano Med联合开发的RDC药物AlphaMedix在针对GEP-NETs的一项Ⅱ期ALPHAMEDIX-02研究中达到全部主要疗效终点,展现出超越Lutathera的潜力。

 

该研究包括两个队列,分别评估未接受过放射性配体(RLT)治疗 (n=35)和接受过RLT治疗(n=26)的GEP-NETs患者。

 

研究者评估的结果显示,未经RLT治疗队列的患者使用AlphaMedix后,总缓解率(ORR)达到60.0%,疾病控制率(DCR)高达94.3%;而在既往接受过RLT治疗的患者中,ORR仍然达到了34.6%,疾病控制率为96.2%。初治患者在治疗24个月后,71.9%的患者仍然持续应答;36个月的疾病无进展生存率(PFS)为72.3%;36个月的总生存率(OS)达到88.2%。接受过RLT治疗的患者在治疗18个月后,全部患者仍然持续应答.18个月的PFS为82.6%;18个月的OS达到85.1%。(见下图)

 

来源|赛诺菲官网

 

AlphaMedix是一种采用铅-212同位素的靶向生长抑素受体(SSTR)、搭载α射线核素的RDC产品,相较于Lutathera和Pluvicto搭载的β射线辐射,α射线的射程更短、能量更高,理论上可以在精准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其于去年2月获得FDA突破性疗法认定。基于II期研究的积极结果,赛诺菲正在筹备一项国际多中心的III期临床试验。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多数治疗型RDC都是靶向PSMA/SSTR+搭载β射线核素,α射线核素日益凸显的疗效和安全性优势使得越来越多MNC开始逐渐转向开发这类产品,礼来、BMS和阿斯利康近两年达成的数十亿RDC相关交易都是涉及α射线核素的疗法。

 

ESMO上另一项针对GEP-NETs的Ⅲ期研究同样值得关注。德国ITM公司公布了其RDC药物ITM-11针对G1/G2级SSTR阳性GEP-NETs患者的Ⅲ期COMPETE试验数据。

 

结果显示,与依维莫司相比,ITM-11的客观缓解率(ORR)中心评估达21.9%,局部评估提升至30.5%,显著高于依维莫司对照组(4.2%和8.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延长约1倍。且治疗中出现因不良事件而停药的发生率较低,耐受性显著高于对照组(1.8% vs 15.2%)。(见下图)

 

来源|ITM官网

 

基于该研究取得的临床成果,ITM计划在今年向FDA递交上市申请。

 

2021年12月,远大医药曾与ITM达成合作协议,获得了ITM-11在大中华区(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的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益。今年3月,ITM-11针对GEP-NETs的国际多中心(包括中国)III期COMPOSE试验完成首例患者给药。这一试验将为 ITM-11在中国的上市奠定基础。

 

同时,ITM-11还可与远大医药另一款用于诊断GEP-NETs的RDC产品ITM-14D形成产品组合,有望为GEP-NETs患者提供全新的诊疗一体化方案,覆盖GEP-NETs各阶段病程的诊疗需求。 ‌

 

首个国产治疗用原研RDC临近上市

 

在NETs这一复杂且异质性强的疾病领域,由于技术壁垒高、成本昂贵等原因,国内长期缺乏自主研发的PRRT药物。

 

ESMO年会上,先通医药自主研发的XTR008的III期XT-XTR008-3-01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作为重磅研究以口头报告形式发布,中国NETs治疗迎来了曙光。该研究纳入了全国多个中心的患者,可更真实地反映中国GEP-NETs的疾病特征与治疗需求,未来有望在国内推动RDC治疗向一线挺进。

 

这是国际上首个针对标准剂量的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失败的GEP-NETs开展的PRRT III期临床研究,也是中国第一个针对NET开展的PRRT的I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在G1/G2、分化良好的GEP-NETs患者中XTR008对比长效奥曲肽在无法手术或转移性GEP-NETs患者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ESMO上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XTR008组的mPFS达到24.77个月,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78个月(HR=0.14,95% CI: 0.090-0.219)。在肿瘤控制方面,XTR008组的ORR达到55.6%,DCR为94.9%,远优于对照组的2.1%和72.2%。在所有预设亚组中,XTR008单药治疗均表现出显著临床获益。总生存期(OS)数据尚不成熟,但已观察到获益趋势(HR=0.50)。(见下图)

 

 

安全性方面,共计88.8%的患者完成了全部四个计划周期的治疗,显示XTR008单药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值得一提的是,XTR008可同时实现“诊疗一体化”。XTR008在释放β射线杀伤肿瘤的同时,还可释放γ射线用于影像学监测,使医生可以实时观察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目前先通医药已向CDE 提交XTR008的上市申请,预计在明年可能获批,进而填补国内NETs靶向放射治疗的空白,比进口RDC更快惠及中国患者。

 

 

编辑 | 姚嘉

yao.jia@PharmaDJ.com 

访问研发客网站,深度报道和每日新闻抢鲜看

文章关键词: ESMO诺华Pluvicto赛诺菲AlphaMedixRDC礼来BMS阿斯利康
下载PDF
0
发布文章
0
关注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