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4日-中国,第一三共优赫得®(注射用德曲妥珠单抗,DS-8201a,T-DXd,100mg/瓶)的药品上市申请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正式受理,拟定适应症为联合帕妥珠单抗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阳性成人乳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这是优赫得®在中国提交的第八个适应症的上市申请,也是其在中国申报的第五个乳腺癌适应症的上市申请。
优赫得®是一种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抗体偶联药物(ADC),具有与曲妥珠单抗相同的氨基酸序列的人源化抗-HER2免疫球蛋白G1(IgG1)单克隆抗体(mAb),通过稳定的基于四肽的连接子与膜通透性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DXd(依沙替康的衍生物)共价连接,可在肿瘤细胞内被选择性裂解。释放的药物载荷进入细胞核并破坏细胞内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导致细胞死亡。
本次新增适应症的上市申请主要基于DESTINY-Breast09(以下简称DB-09)研究的中期分析结果。
关于DESTINY-Breast09研究
DESTINY-Breast09研究是一项评估T-DXd联合或不联合帕妥珠单抗(T-DXd组中对帕妥珠单抗设盲)对比SoC THP(紫杉烷、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作为一线药物治疗用于HER2阳性、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受试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化、三组、全球多中心III期研究。患者以1: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治疗组(T-DXd+安慰剂、T-DXd+帕妥珠单抗或THP)。主要疗效终点为基于RECIST v1.1标准、经盲态独立中心审查(BICR)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关键次要疗效终点为总生存期(OS)。其他次要终点包括研究者评估的PFS、确认的客观缓解率(ORR)和缓解持续时间(DOR)。
DB-09研究显示,在预设的PFS中期分析中,与THP组相比,随机分配至T-DXd联合帕妥珠单抗组的患者经BICR评估的PFS显示出统计学显著且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善。T-DXd联合帕妥珠单抗组中位PFS达40.7个月,对比THP组为26.9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44%(风险比0.56,95%置信区间[0.44, 0.71];P < 0.00001)。在各预设的亚组(包括PIK3CA突变患者vs非突变患者、初发vs复发转移性疾病以及激素受体阳性vs阴性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均观察到了类似的PFS改善。总生存期分析尚不成熟,但观察到改善趋势。同时,观察到的联合治疗组安全性特征与其中各单药治疗的已知安全性特征基本一致,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1
关于HER2阳性乳腺癌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也是全球导致女性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2022年占所有癌症病例的11.6%)2。在中国,2022年约有乳腺癌新发病例357200例,死亡75000例3。尽管近年来在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进展,但仍有约5-10%的患者在首次就诊时患有转移性疾病,而高达20-30%的早期乳腺癌会发展为转移性疾病4。转移性乳腺癌(mBC)目前仍无法根治,估计5年总生存率(OS)仅为38%5。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作为乳腺癌的重要分型之一,约占所有乳腺癌的20%6。在发现HER2靶向疗法前,HER2水平升高是一种不良预后因素,可导致高复发率并增加死亡率7。
在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中,在标准化疗的基础上加用曲妥珠单抗可将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从4.6个月提高至7.4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从20.3个月提高至25.1个月8。曲妥珠单抗问世后,已开发出多种HER2靶向药物。其中,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紫杉烷(THP)联合治疗作为一线标准治疗(SoC),已证实的mPFS为18.7个月,mOS为56.5个月9。
尽管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乳腺癌的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无法根治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因此,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仍迫切需要有效性更佳的治疗方案,以延长生存期,甚至实现治愈。
关于第一三共
第一三共是一家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贡献的创新型全球医疗保健公司,致力于发现、开发和提供新的标准疗法,以提高世界各地患者的生活质量。第一三共专注制药行业120余年,凭借其世界一流的科学和技术,为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医疗需求远未得到满足的疾病患者研发新的治疗方法和创新药物。
参考文献:
1.DESTINY-Breast09 Data Press Release.
2. GLOBOCAN. Global Cancer Observatory.2022.
3.Han B, Zheng R, Zeng H, Wang S, Sun K, Chen R, Li L, Wei W, He J.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22. J Natl Cancer Cent. 2024 Feb 2;4(1):47-53.
4.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4版)中华肿瘤杂志 2024 年12 月第 46 卷第 12 期
5.Gennari A, André F, Barrios CH, Cortés J, de Azambuja E, DeMichele A, et al. ESM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staging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Ann Oncol.2021;32(12):1475-95.
6.Arteaga CL, Sliwkowski MX, Osborne CK, Perez EA, Puglisi F, Gianni L. Treatment of HER2-positive breast cancer: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Nat Rev Clin Oncol 2011;9(1):16-32.
7.Chia S, Norris B, Speers C, Cheang M, Gilks B, Gown AM, et al.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overexpression as a prognostic factor in a large tissue microarray series of node-negative breast cancers. J Clin Oncol 2008;26(35):5697-704.
8.Slamon DJ, Leyland-Jones B, Shak S, Fuchs H, Paton V, Bajamonde A, et al. Use of chemotherapy plus a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HER2 for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that overexpresses HER2. N Engl J Med 2001;344(11):783-92.
9.Swain SM, Baselga J, Kim SB, Ro J, Semiglazov V, Campone M, et al. Pertuzumab, trastuzumab, and docetaxel in HER2-positive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N Engl J Med 2015;372(8):7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