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 国际肺癌前沿及创新论坛”在上海召开。国内外肺癌领域顶尖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陆舜教授、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 Fred Hirsch教授出席,共同聚焦肺癌长生存、治疗安全性及耐药性三大核心挑战,为全球肺癌诊疗创新突破绘制蓝图。
吴一龙教授回顾肿瘤治疗二十年发展历程,指出靶向与免疫治疗已重塑肺癌治疗版图,而抗体偶联药物(ADC)、双特异性抗体等新型疗法正加速拓宽治疗边界;陆舜教授特别强调,以复宏汉霖为代表的本土创新企业,凭借斯鲁利单抗等 “中国方案” 为临床带来突破,并持续布局创新管线,期待未来深化合作推动中国原研走向世界;Fred Hirsch 教授则呼吁通过国际合作与持续创新应对肺癌这一全球共同挑战,高度认可中国医药企业在生物科技领域的卓越成就。
作为深耕肺癌治疗领域的中国创新药企代表,复宏汉霖在此次论坛上全方位展现其全球化创新布局与研发实力。复宏汉霖执行董事兼 CEO 朱俊博士在主旨演讲中介绍,公司已成功推出9款上市产品,惠及全球超90万名患者。其中,全球首个获批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抗PD-1单抗斯鲁利单抗,已在近40个国家上市;贝伐珠单抗则为晚期 NSCLC 患者带来新选择。而在创新管线方面,兼具ADC与免疫治疗双重疗效的 PD-L1 ADC HLX43、高亲和力EGFR 抗体 HLX07 等产品,正瞄准临床未尽之需,致力于在肺癌领域实现多点突破。复宏汉霖创新中心袁纪军博士进一步补充,依托三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Hanjugator™ ADC平台、HAI Club等三大核心技术引擎,公司已构建覆盖单抗、双抗、ADC等形式的丰富在研管线,未来将持续推动创新产品向临床转化。
PD-L1 ADC(HLX43)更新数据
此次论坛的一大亮点,是复宏汉霖公布了 PD-L1 ADC HLX43 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关键更新数据,聚焦II期和III期推荐的剂量2.0mg/kg和2.5mg/kg,合并其国际多中心 II 期临床研究数据首次发布,验证了这款潜在 “同类最优”“疾病领域最优” 产品的全球临床价值。
从疗效数据来看,HLX43 展现出全人群覆盖潜力,不依赖生物标志物筛选。截至 2025 年 10 月 22 日,研究共纳入 174 例晚期 NSCLC 后线经治患者(100% 接受过铂类药物治疗,约80%接受过免疫治疗,逾30%接受过靶向治疗),展示了在 II或III 期推荐剂量(2.0 mg/kg 或 2.5 mg/kg)下的各肺癌亚组疗效:其中,鳞状 NSCLC 患者的推荐剂量应为2mg/kg,在n=33的患者人群中客观缓解率(ORR)达 33.3%,疾病控制率(DCR)为 75.8%;非鳞状 NSCLC 患者推荐剂量应为2.5mg/kg,在n=35的人群中ORR 更高达 48.6%,DCR 飙升至 94.3%,尤其是 EGFR 野生型患者人群,长期缺乏有效的治疗用药,也实现了47.4%的ORR,EGFR 突变患者 ORR 50.0%;即便对于多西他赛治疗失败的三线及后线鳞状 NSCLC 患者(2mg/kg,n=13),ORR 仍达 38.5%,有望重新定义鳞状NSCLC的二线标准治疗;更值得关注的是,脑转移 NSCLC 患者(n=10)ORR 为30.0%、DCR 90.0%,PD-L1 阴性(TPS<1%,n=43)患者 ORR 39.5%、DCR 86.0%,打破了传统治疗对特定人群的限制。
安全性方面,HLX43 同样表现出色,血液学毒性较低,最常见的≥3 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为淋巴细胞计数减少(9.8%)、贫血(8.6%)、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6.3%),血小板计数减少仅 1.7%;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发生率 9.8%,且发生免疫相关性肺病的患者仍观察到显著治疗获益,提示其疗效可能通过小分子毒素与免疫机制双重介导。
据朱俊博士介绍,HLX43 的优异表现源于其精准分子设计与多重创新机制:采用自主研发的高亲和力PD-L1抗体HLX20作为骨架,结合宜联TMALIN®平台的可裂解型连接子—毒素,实现毒素“胞内+胞外”双重释放,兼具ADC靶向杀伤与 PD-L1/PD-1 免疫检查点抑制双重作用。基于当前数据,复宏汉霖计划针对 HLX43 开展 8 项肺癌领域 III 期临床研究,覆盖一线、二线、三线治疗,并逐步向宫颈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等更多实体瘤领域拓展。
论坛期间,国内外专家围绕肺癌治疗前沿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万蕊教授、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 Jonathan W. Riess 教授等均对 HLX43 的临床潜力给予高度认可,认为其有望为免疫或靶向治疗难治性 NSCLC 患者带来新希望。此次大会不仅是全球肺癌诊疗智慧的碰撞,更凸显了中国创新药企在全球抗肿瘤领域的重要作用,而复宏汉霖 HLX43 等产品的突破,正为中国原研药物走向世界舞台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