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客临床年会
在第九届研发客临床年会暨ChinaTrials17的颁奖典礼上,本年度“研发客编辑之选”获奖名单隆重揭晓。
从德达博妥单抗与芦康沙妥珠单抗在ADC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到托夫生注射液为罕见病治疗开启的精准医疗时代;从映恩生物以耀眼IPO重释Biotech价值,到恒瑞与GSK以创纪录交易构建合作新范式;从武田制药以卓越临床运营实现从“中国追赶”到“中国引领”的战略转型,到艾科联生物以全新“本土NewCo”模式开辟出海新路径……这些获奖者不仅展现了新的创新技术,更突显了中国在全球医药创新生态中日益重要的战略地位。
年度新药:德达博妥单抗
ChinaTrials17

阿斯利康全球副总裁、全球研发中国肿瘤临床医学负责人张晓静博士(右)代表公司领奖。
第一三共与阿斯利康联合研发的TROP2靶向ADC药物德达博妥单抗(达卓优),2025年相继拿下乳腺癌与肺癌两大适应症。
2025年1月,FDA率先批准德达博妥单抗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治疗的HR阳性、HER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为占乳腺癌总数60%的内分泌耐药患者带来转机。2025年8月22日,中国国家药监局的批准让中国HR+/HER2-乳腺癌患者同步受益。
德达博妥单抗在肺癌领域也取得突破。6月23日,FDA基于TROPION-Lung05与TROPION-Lung01研究的阳性结果,加速批准药物治疗既往接受过靶向EGFR疗法和铂基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虽然该适应症暂未在国内获批,但全球临床数据已为中国肺癌患者埋下希望的种子。
获奖感言:
第一三共(中国)开发总部总经理陆文彬说:“这份荣誉属于每一位参与研发的科学家,临床研究者和临床试验患者,也离不开我们的合作伙伴阿斯利康的紧密协作。德达博妥单抗源于第一三共独有的的DXd ADC技术平台,能精准靶向TROP2蛋白。它先后在乳腺癌和肺癌治疗中取得突破:不仅为经治的HR+/HER2-乳腺癌患者和EGFR突变肺癌患者提供了新选择,同时多项三阴性乳腺癌和一线肺癌的临床研究也正在进行中,希望能为更多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阿斯利康全球副总裁、全球研发中国肿瘤临床医学负责人张晓静博士说:“德达博妥单抗源于第一三共创新的DXd ADC技术平台,能精准靶向TROP2蛋白。通过阿斯利康与第一三共的携手开发,该产品先后在乳腺癌和肺癌治疗中取得突破:不仅为HR+/HER2-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新选择,最新研究显示其在不同类型乳腺癌中都展现出良好疗效;同时也在经治的EGFR突变肺癌患者中显示出疗效,我们希望这款创新药能为更多中国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年度新药:芦康沙妥珠单抗
ChinaTrials17

科伦博泰公共关系负责人江开莉(右)代表公司领奖。
科伦博泰的芦康沙妥珠单抗(佳泰莱)是全球首个获批肺癌适应症的TROP2 ADC。2025年3月和10月,芦康沙妥珠单抗相继获批单药治疗既往经TKI和含铂化疗(联合或序贯)治疗后进展的晚期EGFR突变NSCLC、既往经TKI治疗后进展晚期NSCLC,实现了对TKI耐药后人群的全线覆盖。
关键III期OptiTROP-Lung04研究显示,针对EGFR-TKI治疗失败的NSCLC患者,与当前标准治疗方案(含铂双药化疗)相比,芦康沙妥珠单抗单药治疗在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上均取得了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改善,有效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基于该研究的积极结果,芦康沙妥珠单抗成为了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一个对比含铂双药化疗显示出显著总生存期(OS)获益的ADC药物。
获奖感言:
“这份荣誉属于每一位为突破临床困境而不懈探索的研究者,更属于每一位信任我们的患者。如今,芦康沙妥珠单抗在全球范围内,首次证实了TROP2 ADC单药治疗能够为晚期肺癌患者带来无进展生存期与总生存期的双重获益,并能有效降低死亡风险。OptiTROP-Lung04研究数据不仅达到了统计学上的阳性终点,更承载着为患者延长生命、提升生活质量的临床价值。展望未来,我们的探索不会止步。团队正在积极开展评估芦康沙妥珠单抗联合免疫疗法/小分子靶向药用于肺癌一线治疗的研究,致力于攻克临床治疗的困境,为患者带来更优质有效的创新疗法。”
年度罕见病创新药:托夫生注射液
ChinaTrials17

“年度罕见病创新药”奖项是今年新设立的奖项,从罕见病药品的创新突破、临床价值及社会效益等多维度综合评估,旨在遴选具有重大技术突破、能带动罕见病领域研发投入、引领行业发展的标杆性创新药品。
获奖产品托夫生注射液(商品名:凯盛迪,渤健生物)是全球首个也是目前唯一获批用于治疗SOD1(超氧化物歧化酶1)基因突变型渐冻症的疾病修正治疗药物,因其突破性的作用机制,受到了广泛关注。作为反义寡核苷酸(ASO)药物,托夫生注射液通过抑制SOD1蛋白的合成,从根源上减轻运动神经元的损伤。该药物在我国的临床应用,标志着我国渐冻症诊疗从传统的“对症治疗”到革命性的“对因治疗”的转变。临床研究显示,托夫生注射液能降低生物标志物水平,并显示出延缓疾病进展、降低死亡风险的趋势。
托夫生注射液的获批上市,极大地填补了渐冻症领域的未满足需求,标志着我国正式迈入渐冻症对因治疗的新时代,并为罕见病诊疗发展注入新动力。托夫生注射液适用于经基因检测确诊存在SOD1基因突变的渐冻症成人患者(不适用于所有ALS类型)。SOD1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渐冻症致病基因,也是中国渐冻症人群最常见的致病基因,其在散发性和家族性的病例中均可出现,因此,通过基因检测明确病因,已成为实现精准诊断、预后评估和精准治疗的必要路径。
获奖感言:

渤健亚太区总裁丁伟波说:“托夫生注射液在中国获批上市,为SOD1基因突变型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成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是渤健在罕见病领域长期深耕的结果。此次荣获‘年度罕见病创新药’奖项, 我们深感荣幸。未来渤健将继续致力于推动罕见病创新药物的可及性,支持提升中国罕见病诊疗水平。”
卓越临床运营团队:武田制药
ChinaTrials17

武田研发中国及亚太地区业务运营负责人王婉青(右)代表公司领奖。
作为一家全球生物制药公司,武田田制药已深耕中国30余年,始终致力于将创新突破性的疗法带给中国患者。近年来,得益于中国医疗改革不断深化,新药审评审批速度加快等诸多利好环境和政策优势,武田也不断升级在中国及亚太地区的研发策略。过去五年,随着武田“拓维中国”战略的实施,武田在中国获批新产品的数量超过了此前在华25年所有上市新药的总和,是实现了中国与全球“同步申报”、“同步获批”。
卓越的临床运营能力是武田研发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障。
武田通过不断优化临床运营流程,特别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和风险管理,成功地加速试验启动和患者招募,极大地提升临床试验的效率,助力全球临床研发。在一项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中,中国实现了全球的第一例患者入组;在另一项银屑病的全球研究中,中国地区在3个月内就达到了原计划10个月的目标。这都极大促进了整个研究项目的全球患者招募速度。
武田通过与全球顶尖的研究机构和企业合作,武田在肿瘤学、免疫学等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确保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能达到甚至超越国际标准。武田还紧跟新政策及时制定和调整临床运营策略,通过30个工作日的IND政策试点项目,使得中国的临床试验启动时间大幅缩短,进一步推动全球同步申报。
此外,武田还不断尝试运用数字化和AI技术,努力探索提高研究效率的同时,减轻研究者的负担,提高患者参加临床试验的体验。
获奖感言:
武田研发中国及亚太地区业务运营负责人王婉青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表示:“高效、高质,加速和创新是武田临床运营坚持的关键词。武田研发将继续坚持以患者为核心,充分发挥中国和亚太地区的优势和潜力,不断提升区域临床运营能力和质量,进一步推动全球临床运营提效、提速,努力让全球创新成果‘加速、同步’惠及更多中国患者,并持续借助中国力量推动全球创新。”
年度最佳 IPO:映恩生物
ChinaTrials17
今年的年度最佳 IPO颁给映恩生物。这家聚焦ADC赛道的创新药企,以技术硬实力与全球化视野,重新定义了资本市场对生物科技企业的价值认知。2025年4月15日,映恩生物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IPO募资总额约2.43亿美元,共引入15名基石投资者,均为头部国际长线资本、国内知名公募和知名药企,是近年来港股18A板块募资规模最大的IPO之一。
映恩生物股价在上市当天大涨116.7%,9月最高冲至563.5港元,涨幅达495.67%。这样的表现既是资本市场对 ADC 赛道潜力的高度认可,更体现了市场对其核心价值的坚定信心。
公司构建了 DITAC、DIBAC 等四大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平台,以此为基石打造了丰富管线,其中10款ADC已进入临床阶段。并且在超过20个国家开展多个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作为全球ADC创新引擎,映恩生物持续开发下一代新型ADC,包括双抗ADC、全新机制载荷ADC和自免ADC。
获奖感言:
映恩生物CEO朱忠远博士说:“非常荣幸能够获此殊荣。自登陆港交所以来,我们获得了来自国际长线资本、国内领先公募及产业投资者的坚定支持,我们看到了市场对下一代ADC技术平台的信心,以及对我们真正全球化发展战略的认同。基于DITAC、DIBAC等4个药物开发平台,我们已构建起差异化管线,其中10款已进入临床阶段,并在全球20余个国家同步推进临床研究,已在全球入组超过2700个病人。我们不仅致力于开发双抗ADC、新型载荷ADC乃至自免ADC等前沿方向。这份荣誉属于所有相信科学、坚持创新的映恩团队成员与合作者。我们将继续秉持全球视野,以扎实的临床进展与可持续的创新,回报每一份信任。”
2025年度交易:
恒瑞医药与葛兰素史克
ChinaTrials17

恒瑞中国商务发展和战略负责人刘宇婷(中间),葛兰素史克副总裁、中国特药业务负责人张宁(左)代表公司领奖。
葛兰素史克(GSK)于2025年7月宣布与恒瑞医药达成协议,共同开发多达12种创新药物。这些项目旨在补充GSK的呼吸系统疾病、免疫与炎症以及肿瘤药物研发管线,且均被评估为具有潜在的同类最佳或同类首创特质。
该协议包括一项全球独家许可(不包括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涉及一款潜在的同类最佳 PDE3/4 抑制剂(HRS-9821),该药物目前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辅助维持治疗,无需考虑既往治疗方案。HRS-9821 的加入,助力GSK实现为COPD 患者群体提供治疗方案的愿景。
获奖感言:
恒瑞中国商务发展和战略负责人刘宇婷说:“非常荣幸我司能够获得这一重要奖项,也再次感谢合作伙伴GSK的认可。此项合作,不仅创造了单笔125亿美元的交易纪录,更开创了‘单药授权+管线集群输出的平台级深度合作’的创新模式。这12个项目都经GSK严格筛选,被认为具备全球范围内‘同类最优’或‘同类第一’的潜力。本项交易,我们认为不论对于恒瑞产品出海,还是GSK产品矩阵的有序构建,都是极好的优势互补和借力共进,是真正意义上的携手和双赢。这一突破源于恒瑞多年坚持的自主创新积累,说明公司创新转型的阶段性成功,更印证了中国创新药企已具备参与全球竞争、与全球巨头平等对话的研发实力。这份荣誉属于每一位坚持创新的恒瑞人。”
葛兰素史克副总裁、中国特药业务负责人张宁说:“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创新策源地。此次与恒瑞医药的合作,将充分结合葛兰素史克在治疗领域的专业知识、对疾病生物学的深刻理解、临床开发能力和全球商业化规模,以及恒瑞医药的早期发现引擎、平台技术、丰富的临床前项目管线和快速的临床评估能力。我们期待这项合作能够将中国的创新成果带给全球患者,为全球健康带来积极的影响。”
2025年度新锐:艾科联生物
ChinaTrials17

艾科联生物联合创始人、CEO方磊博士(中间)和朱杰伦先生(右)代表公司领奖。
艾科联生物是创新药领域第一家中国本土NewCo,由经验丰富的连续创业者方磊博士和朱杰伦先生共同创立。艾科联通过创新的上市公司-投资人-创业团队之间的“三合一”交易,获得了乐普生物转让的完整多靶点T细胞衔接器(TCE)技术平台、以及两款针对实体肿瘤的高度差异化的准临床阶段分子,并且从以红杉中国、元生创投和杏泽资本为代表的国内顶级创新药投资机构手中得到4100万美元的种子轮投资,这笔融资金额也刷新了中国Biotech种子轮融资的交易记录。
从2024年开始的海外基金主导的NewCo如火如荼,2025年8月落地的艾科联生物可谓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范式:由中国管理团队+中国创新药资产+中国资本组局,最大程度地利用国内的临床效率、成本优势以及日益成熟的生态合作体系(eco-system),剑指更快、更好的出海模式,提升目标药物在全球市场的价值。同时,艾科联生物独特的高度延展性的多抗平台,避免了单一资产临床开发和转化的“二元风险”,可以持续地产出有竞争力、并且能填补相关治疗领域空白的分子,并通过灵活的对外合作和交易模式,实现管线价值的逐级变现。
方磊和朱杰伦之前曾在天境生物共事,拥有高度互补的行业经验,并且对于创业理念有着深刻的共识。同时,方磊也是本次交易TCE平台和管线的研发负责人。投资人对这样的创始人组合高度认同,融资在短短几个月之内顺利完成,并且获得了较大幅度的超额认购。
获奖感言:
展望未来,艾科联生物的联合创始人、CEO方磊博士表示:“艾科联虽然是一家年轻的企业,但是我们的团队对于开发下一代TCE药物拥有领先同行的经验。目前,我们的第一个核心产品已经进入I期临床试验,第二个产品明年也将进入临床开发,未来我们将以每8~10个月推动一款创新管线进入IND的速度,通过我们特有的CD3协同共刺激信号结构,解锁T细胞免疫治疗的无限可能,为实体肿瘤(特别是冷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提供更优化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