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化中欧在生命科学与医药健康领域的战略协作,构建高效的产学研一体化交流平台
· 多位专家围绕“智联创生”“数字化医疗技术革新浪潮”“患者需求驱动创新”“链接中欧科创助力科研转化”等议题分享最新科研进展与临床实践经验
· 吸引中国、德国、意大利、希腊、法国、瑞士、荷兰、美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生命健康相关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行业领袖及企业代表参会
2025年11月19日,北京——由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与拜耳(中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欧科创共同体主题日系列活动暨2025第四届中欧生命科学与医药创新交流活动”近日在北京举办,为中欧双方在生命科学与医药健康领域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对话与合作平台,有力推动了创新要素的跨境流动与优化配置,为共同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提升人类健康福祉注入了新的动能,标志着中欧科创共同体建设在生命健康这一关键领域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

2025第四届中欧生命科学与医药创新交流活动在北京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欧洲处二级调研员宋娀(右四),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赵树璠(右五),拜耳处方药事业部副总裁、国际研发北京中心总负责人、中国法规科学与注册事务负责人李琦(左五)在活动上致辞
“生命健康、医药创新是双方科技合作的重点领域,也是中欧共同应对全球挑战的重要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欧洲处二级调研员宋娀说。“中欧双方通过高层互访与产业对话,积极拓展在创新药物、细胞疗法等前沿领域的联合研发与生产合作,并持续推动监管标准的协同互认。此举不仅加速了突破性疗法的可及性,更通过构建稳定互补的产业链,为应对全球健康挑战、增进人类共同福祉贡献了关键力量。”
“开放合作是科技的底色,以开放促进步,以合作求共赢已成为科技界的共识。”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赵树璠表示。“未来,希望中欧生命科学走深、走实,聚焦前沿领域,共克核心科技难题,围绕基因治疗、精准诊疗、罕见病机制研究、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方向,整合中欧顶尖科技力量。同时,筑牢合作纽带,厚植人才交流土壤,加大力度支持科技人才培养,鼓励年轻一代投身前沿探索。”
拜耳处方药事业部副总裁、国际研发北京中心总负责人、中国法规科学与注册事务负责人李琦表示:“疾病无国界,人类对生命科学和医药创新的需求更加迫切。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欧交流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希望能够助力中欧生命科学创新交流与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在全球范围内的转化和应用。”
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中国、德国、意大利、希腊、法国、瑞士、荷兰、美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生命健康相关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行业领袖及企业代表,展开了深入且富有建设性的研讨。多位中外专家围绕“智联创生”“数字化医疗技术革新浪潮”“患者需求驱动创新”“链接中欧科创助力科研转化”等议题展开主旨报告,分享了最新的科研进展与临床实践经验,旨在分享中欧双方在生命健康与医药创新领域取得的最新突破性成果,共同擘画未来合作新蓝图。
自2022年首届活动举办以来,百余位中欧专家通过在中欧生命科学与医药创新交流活动期间的演讲、圆桌论坛、闭门研讨会、项目路演等多样化的形式,聚焦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课题,围绕关键议题展开交流研讨,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成功实践经验,以及未来发展的洞见。
“中欧科创共同体主题日系列活动暨2025第四届中欧生命科学与医药创新交流活动”在近日启用的拜耳·亦庄开放创新中心举办。该中心将聚焦产业、教育、科研、创业深度融合,以开放生态链接“中国创新”与“全球智慧”,孵化本土创新药企,助力本土创新药出海,全链条强化中国创新。同时,与高水平科研临床机构合作,提升基础科研及临床转化能力,助力数据驱动的数字化商业创新。
关于拜耳
拜耳作为一家跨国企业,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健康与农业方面具有核心竞争力。秉承“共享健康,消除饥饿”的使命,公司致力于通过产品和服务,帮助人们克服全球人口不断增长和老龄化带来的重大挑战,造福人类和地球繁荣发展。拜耳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并对业务产生积极影响。同时,集团还通过科技创新和业务增长来提升盈利能力并创造价值。在全球,拜耳品牌代表着可信、可靠及优质。在2024财年,拜耳的员工人数约为93,000名,销售额为466亿欧元,不计特殊项目的研究开发投入为62亿欧元。